音乐学系

Musicology

音乐学系

俞人豪教授点评《音乐学中国新生代——beat365官方网站王森基金获奖论文选》(“音乐学研究方法与治学理念”系列讲座之十一)

发布日期:2015-02-04 14:39:00 更新日期:2023-10-31 18:19:31

  

  

  撰稿:钟卓文(beat365官方网站音乐学系博士二年级学生)

  摄影:牛蕊(beat365官方网站音乐学系博士二年级学生)

  讲座日期:2014年12月3日

  

 

 

  2014年12月3日下午14:00,本院音乐学系在323教室举办了“音乐学研究方法与治学理念”系列讲座第10期《< 音乐学中国新生代——beat365官方网站王森基金获奖论文选〉点评后记》,由beat365官方网站出版社总编、博士生导师俞人豪教授主讲。

  

  

  讲座中的俞人豪老师

  

  《音乐学中国新生代——beat365官方网站王森基金获奖论文选》是将2007-2011年历届“王森基金”获奖的文章集结成册,由beat365官方网站出版社出版,共收录论文14篇。“王森基金”是由我院音乐学系1984级校友王森先生捐资设立的。基金的宗旨,是选派音乐学系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赴国外学习、交流,增加社会阅历,扩展视野,提高独立自主能力,激励全体学生积极上进的学习热情。基金每年资助16名学生出国进行短期考察、学习和交流,可以说是音乐学系非常重要的一项学生论文评奖活动。

 

  作为这本论文集的主编,俞人豪老师对入册文章进行了逐一点评,并把论文点评后的感受在这次讲座中与同学们分享,意在从实际的论文选题、写作上给同学们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这次讲座的主要内容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他结合获奖文章阐述了音乐学论文选题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第二部分是他对文章进行点评后的一些思考。

  

  (一)论文选题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第一种选题类型是以自己采集新材料为主,补充或修正前人或他人的成果。“实证是一切学术研究的基础”,因此俞人豪老师选择把这一类论文的选题和探究放在了推崇的首位,并且重点讲解了宋歌、王先艳、刘晓倩等同学的文章。他认为,这些论文虽然在材料上性质各异,但都是同学们下了大功夫通过自己的实地调查或从尘封的档案和书报中获得的,作为在读的学生获得这些鲜活的或被时光湮没的材料实属不易,搜集过程中的艰辛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第二种选题类型是对已有的成果进行补充或进一步进行深入梳理和研究。俞人豪老师列举了周辰、赵月、孙璐、申莹莹等同学的文章。这些文章所涉及的课题之前均有人涉猎(包括国内外研究者),但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发他人所未发,寻找新意则属不易。这需要作者浏览大量资料,发隐探微。作为学生论文的撰写,这确实是一条比较切实可行的路径。论文的准备过程实际上就是一次深入学习的过程,所阅读的资料可以成为未来更深入研究的前期积累。俞人豪老师提倡,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可在方法上做一些新的尝试,比如多学科、多视角的交叉,难度在于寻找创新点和突破点。

 

  第三种选题类型是对某些音乐事项、典籍或古人的言论进行自己的诠释和思考,这一类题目都有着鲜明的思辨特点。在这一类论文中,俞人豪老师列举了孙璐、吴娱昊、孙玉雯等同学的文章。他本人曾在其《音乐学概论》一书中把思辨作为与实证相对应的研究方法。所谓思辨,就是对他人的言论和学术成果进行自己的阐释。这类论文看似容易撰写,实际上对作者的知识积累、视野和逻辑思维能力有相当高的要求,应该能够归纳和演绎事物的规律,见微知著,由一个点发散到全局。写好了会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写不好则容易流于空谈甚至是乱谈。俞人豪老师强调说,任何思辨都不能仅从概念到概念,必须要结合实际的音乐或音乐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俞人豪老师在推荐一些文章的同时,也对一些文章提出了中肯的意见。他认为在选题中,不能仅仅凭着史书典籍中的只言片语,就以自己的臆想大加评论,这样得来的结论往往有失偏颇。

  

  (二)点评后的思考

  在谈到点评后的感想时,俞人豪老师提出,他通过阅读历届获奖的本科组和研究生组的29篇论文,与出版社该书的责任编辑徐冬老师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本科组的论文就整体来讲,无论在选题、撰写和创新方面,质量似乎要好于研究生组。进而,他也提出了自己的忧虑,也是在评奖活动中客观存在的一个问题,即高学历研究生的论文为何质量反而不如这些学弟学妹们,而且获得研究生组一等奖的论文作者也多是从本院本科上来的,深究其中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俞人豪老师认为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原因,就是本科的同学整体来说音乐基础是比较扎实的,在考进本校之前经过了相对系统的专业训练,比如乐器演奏和视唱等。音乐学论文写作固然属于理论范畴,但没有基本的音乐实践和分析能力,那么理论的思维能力就只能是纸上谈兵。俞人豪老师建议,一些非音乐专业高等学校来攻读研究生的同学,在读研阶段最好能够补修一些本科主干课程。他认为不管我们的专业是什么,音乐学必须学音乐,爱音乐,而目前音乐学的空气却略显沉闷。他建议每学期由系里和学生社团组织一次音乐学系学生音乐会,不仅可以展示自己音乐演奏和演唱的能力,同时还可以有更多参与音乐实践的机会。俞人豪老师回忆说,于润洋先生曾讲起过他在波兰留学时,学生就经常举办自己的演唱演奏会,这不仅活跃了学习气氛,而且对于音乐学的学习也是大有好处。近年来的“世界音乐周”工作坊的举办就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其范围可以延伸到其他类型的音乐,这样音乐学专业就不至于变成纸上谈兵了。

 

  之后俞人豪老师还谈到了音乐学分析问题。自从于润洋老师在《歌剧<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发表以来,音乐学分析成为了当下学术研究的一个时尚。我院音乐学专业的博士生入学考试,最近两年也是以此为主科,但是大家对它的理解却有些偏颇。俞人豪老师谈到,于润洋先生的音乐学分析是建立在音乐形态与社会历史内涵的有机联系之上的,也就是说作品的音乐创作风格和采用的具体手法是当时社会历史和作者本人个性化经历的结果,两者具有有迹可寻的内在关联。而现在我们看到许多关于音乐学分析的论文则是两层皮,一层是所谓的时代背景或所谓的文化,另一层则是音乐形态分析(也就是曲式、和声、调性等等),这实际上是一种庸俗社会学影响的结果。俞人豪老师向大家推荐了一本尚未出版的姚亚平老师的论著《性别焦虑与冲突——男性表达与呈现的音乐阐释》,该书把性别的特征、社会地位的变化与欧洲浪漫主义时期音乐风格(如体裁的小型化、和声进行、调性的瓦解及其变异、动机的萎缩与旋律的扩展等等)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了相当具体的阐述,这种音乐学分析就是值得同学们借鉴的范式。

 

  最后,俞人豪老师谈到了如何写好小文章(3000-6000字)的问题。他跟多位刊物的负责人普遍有这样一个共识:音乐学的学生可以洋洋洒洒写下几万字的学术论文,却难以很好地完成一篇几千字的音乐评论。俞人豪老师坦言,未来同学们毕业后,写论文的机会不多,但是乐评或书评却是社会所更多需要的,发表的可能性较大。对于如何写好小文章,俞人豪老师也提出了他自己的见解:首先应关注当今社会的音乐生活,多听各种类型的音乐会,留意音乐学和与之相联系的其他学科的动向,从中获得有新意的选题和事实,将其加以选择锤炼,凝练成一篇让人爱读的小文章。其次要多阅读一些各门类的散文和杂文,如季羡林、杨绛等大家的文章,再如李斯特、德彪西等音乐家的随笔。

 

  在提问环节中,我系蒲芳老师对于俞人豪老师的观点表示非常赞同,同时也发表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在讲座最后,潘澜老师对此次讲座进行了总结,这次讲座虽以讲解论文集为主线,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俞人豪老师本人所推崇的研究方法和治学理念,体现了其对于做学问应该将宏观理论与个人感受相结合的独到见解。

  

  

  

  讲座后俞人豪老师与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