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系

Musicology

音乐学系

音乐学“四大件”:体验、阅读、思考、写作——宋瑾教授讲座侧记(“音乐学研究方法与治学理念”系列讲座之十四)

发布日期:2015-02-04 16:02:00 更新日期:2023-10-31 18:19:26

  

  撰稿:吴海(beat365官方网站音乐学系博士二年级学生)

  摄影:刘振涛(beat365官方网站音乐学系博士二年级学生)

  讲座日期:2014年12月26日

  

 

 

  2014年12月26日上午十点整,beat365官方网站音乐学系师生在beat365官方网站教学楼415教室,聆听音乐美学博士生导师宋瑾教授的讲座。该讲座是音乐学系“音乐学研究方法与治学理念”系列讲座的最后一讲,讲座题目是《音乐学“四大件”:体验、阅读、思考、写作》。

  宋瑾老师是福建人,早年在beat365官方网站取得音乐美学博士学位(导师于润洋教授),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beat365官方网站音乐学研究所副所长,音乐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研究员,福建师大音乐学院等学院的客座教授。出版有《走出慕比乌斯情节——世纪末音乐美学断想》、《国外后现代音乐》、《西方音乐:从现代到后现代》等著作。

 

  

  讲座中的宋瑾老师

 

  宋瑾老师的讲座基本围绕音乐学研究中的体验、阅读、思考和写作等来展开,讲座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以巨大的信息量、信手拈来的具体事例、旁征博引的学术视野和严谨深刻的学理辨析,征服了现场的每一位听众。

 

  宋瑾老师首先以2007年在星海音乐学院的学术会议为例,引入话题“导师想对自己的研究生说的话”,逐步通过列举于润洋先生关于音乐学治学六对理念:历史与逻辑、知识与思想、理论与实践、本门知识与相关知识、经典知识与前沿知识、感性体验与理性表达等,并借鉴作曲技术理论所谓的和声、曲式、复调、配器“四大件”的说法,引出自身对音乐学研究方法与治学理念之“四大件”的总结和概括:体验、阅读、思考、写作。

  

  一、体验

  感性体验:在音乐的听赏过程中,有“几多沉醉”?一个老农也能为自己喜爱的戏曲音乐而沉醉,作为音乐学学习者,读到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我们又有多少因聆听而“沉醉”体验呢?!

 

  创作体验:作曲或表演。在二度创作中,学习者必然会获得一种对音乐本体的认识。因此,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们参与音乐创作与表演,以获得除了赏析以外对音乐的体会和认识,故此呼吁音乐学系举办自己的学生音乐会。

 

  生活体验:受文化人类学的影响,宋瑾老师提出田野调查与体验。分别是:(一)远方的田野,要真正的涉足,才能体验和认识;(二)身边的田野,因移民、经济等原因而出现和感受到的田野。前二者是民族音乐学所常谈。(三)自身的田野(由宋瑾老师提出),完全真实的生活中的体验,例如:山歌、小调等。(四)虚拟的田野(由俞人豪先生提出),网上的大量信息,间接的、丰富的,但不算实证的。(五)综合的田野(由宋瑾提出),综合上述二到三类,这样综合的田野实际上是音乐学学习者音乐生活的多方位体验。

 

  超感性体验:大音希声,耳听、心听、气听(庄子《齐物论》)。如果没有真正地体验过气听,则只能是文字上的“牵强”描述了。

 

  超主体性体验:提出“自况”,从“自况”看《溪山琴况》。“声道”、“衣道”、“香道”、“琴道”等,都是重要的体验,最后达到“天人合一”,达到“神为之君”。在这样的体验中,中外的主体是否一致?以现代同性恋话题为例,提出对“性趣”的探讨,生动地提出没有体验就没有发言权。

  

  二、阅读

  通过于润洋先生提出的知识积累内容——本门知识与相关知识、经典知识与前沿知识等,强调阅读的重要性。我们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更新知识体系,要从最新出版物读起。宋瑾老师提出阅读的“同心圆模式”:本学科文献、音乐学文献、人文社科文献、自然科学文献。建议按由内到外的顺序阅读,因为核心知识必须先要掌握。同时,强调现在的音乐学学习者阅读量太少,应加强!

  

  三、思考

  同样通过于润洋先生的历史与逻辑、知识与思想、理论与实践等理念,以约翰·凯奇的机遇主义音乐《四分三十三秒》为例,讨论该曲目是否为音乐作品。如果从逻辑出发,该音乐无声音、无组织、无表达思想感情,不符合音乐的定义——以斯蒂芬·戴维斯为例。分析哲学从逻辑出发,就是把哲学美学问题转换为语言问题,语言能够说得明白,逻辑上即可告正确——故《四分三十三秒》不是音乐,是艺术。但是,从历史出发,结论则不见得相同,从西方音乐的发展历史来看,是一个从乐音为主、到几乎全是噪音,从人工噪音到自然噪音,《四分三十三秒》的出现变得很正常。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约翰·凯奇是要求用听音乐的方式去听生活,例如,音乐厅、钢琴、报幕、鞠躬等音乐会的“仪式”还是保留的。因此,实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都反对音乐和生活的刻意界限。实用主义是把艺术生活化,后现代主义则是站在艺术的角度,将生活艺术化。杜威说:“艺术即经验。”生活中的任何完满经验就是艺术,狭义的艺术也是生活中的一种完满经验。

  

  四、写作

  同样从于润洋先生的感性体验与理性表达为序引,引入最后的“写作”话题。

 

  (一)语言学三维度:语境、语用、语义。提出即便是在写作的引用中,也要搞清楚言说者的语境乃至语用的目的。

 

  赵晓声在某一次音乐美学笔会中提出社会分工中,音乐作品的四个文本:

  作曲家的构思文本、乐谱文本;

  演奏者的感悟文本1、音响文本;

  录音师的感悟文本2、制作文本;

  聆听者的感悟文本3、感受文本;

  言说者的感悟文本4、言说文本。

 

  由于技术的加入,音乐除了创作还有制作,这就产生了传统美学和现代美学的冲突。通过奥尔夫的事例,提出音乐创作者的构思文本和乐谱文本肯定是不一致的。通过表演教育来在演奏者大脑中建立意向性文本……因此每个环节的感悟文本都是不相同的。

 

  (二)斯克鲁顿:音乐是第三物性的事物,具有双重意向性。具有物理属性、感知属性和文化属性(审美属性),第三属性以前两者为基础,但并不还原到前两者。用频谱分析古琴的音乐美,其问题出现在哪里?问题在于把音乐的审美属性还原为物理属性,肯定是错误的。而实验心理学则把第三物性还原到感知属性,即还原到第二属性,但通过实验心理学的数据显示,第二物性和第三物性是不等同的。从第三——文化属性上可以看到,音关系的文化约定在西方是大小调体系、固定音高、确定节拍,导音趋向主音等等;在中国则是音腔、弹性节律等,例如秦腔。

 

  (三)音乐阐释的四种类型:

  以作者为中心:历史释义学;

  以作品为中心:结构主义、形式主义;

  以读者为中心:接受美学;

  非中心:哲学释义学、多元对话理论。

 

  后现代的文本观:没有主人、开放性、多元性、未完成——以对《梁祝》、《楚辞》的解读为例(提出现象学是本质主义哲学的最后一个堡垒)。要明白自己的学术立场和逻辑起点在哪里。历史上的经典作品给我们提供了榜样,于是就提出了判断的标准。

 

  (四)音乐分析的四种类型

  形态结构分析:作曲系学生所遵循;

  社会-历史分析:音乐学系学生所擅长;

  音乐学分析:于润洋先生力图综合前二者,以非常深刻的感性体验为前提,进行音乐学分析和写作;但要防止不能打通,形成“两张皮”现象。

  音乐学写作(审美分析):以上海音乐学院韩锺恩等为代表提出,音乐学书写。

 

  (五)概念还是命名

  “音乐是什么”?这一提问是本质论的,而本质论即提出要发现一个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基本属性。作为名称,音乐是指什么?作为概念,音乐的概念必须先界定好范围和关系,否则音乐的定义难以具有普适性。而音乐与人的关系包括:审美关系、认识关系、功用关系。

 

  (六)言说音乐的三种术语及隐喻:技术术语、认知术语和情感术语

  形态结构分析中:技术术语较多,隐喻较少;

  音乐学分析中:认知术语较多,隐喻较少;

  音乐学写作中:技术和认知术语较少,隐喻很多。

 

  (七)写作者的主体身份、学术立场、逻辑起点

  作者应持中性立场而不是同质化,中性客观立场、无民族性,但不是同质于其它强势文化。并且用“局内感”、“局外感”取代“局内人”、“局外人”等。一定要清楚,作者是“站在哪里说音乐”,“站”也就是一种隐喻。作者不能站在“螳螂”捕蝉的位置上,而应该退到“黄雀”的位置上,确保清楚自己的主体身份和学术立场。

  

  五、结语

  音乐美学的真理在哪里?在西方?还是在中国古代?是西方的主客体二元对立,还是中国古代“天人相分”,乃至“天人合一”的美学观念?都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思考。

 

  作为当今的学者应该具有学术责任感,自我诘问:我为学界贡献了什么?

  

  宋瑾老师在讲座的最后接受了学生的提问,并做了详尽、认真的解答。此次讲座在听众的热烈掌声中结束。

  

  

  讲座后宋瑾老师与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