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系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al Instruments

民乐系

拉弦教研室介绍

拉弦教研室介绍

beat365官方网站民乐系拉弦教研室教研室始终坚持以继承传统、面向未来、培养高素质音乐人才为己任,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抓手,以服务学生为根本,以教师发展为目标,在落实教学任务、促进教师教学发展、组织开展艺术实践、推动科研学术研究等方面,充分发挥出基层教学组织的职能和作用,在学术研究、教材建设、器乐演奏、教学实践、文化交流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骄人的成果,代表着我国民族弓弦器乐演奏领域的学术高度。其工作特色及成绩如下:


一、构建“一体化”教学体系

拉弦教研室共设有二胡、板胡两个专业,率先在国内构建一体化教学体系,打通附小、附中、本科、研究生的教学通道,共享一流师资与教学资源,避免人才培养的断层与流失。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陈振铎、储师竹、刘北茂、蓝玉崧、丁当、蒋风之(兼)、张韶、王国潼、聂靖宇、李恒、刘长福、赵寒阳、田再励、姜建华等诸多演奏家、教育家为该教研室专业化道路的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建设一流师资队伍

拉弦教研室目前共有在职教师10名,其中高级职称8名(教授:于红梅、薛克、朱江波、马向华、孙凰、杨雪,副教授:胡瑜、王颖),讲师2名(闫国威、胡穆楠),已建立了老、中、青三代完整的教师梯队,师资队伍均为国内一流胡琴演奏/教育家,国际、国内重大赛事获奖者,已出版教材、光盘等出版物百余册(张),在业界享有盛誉。其中,于红梅教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获得2019国家艺术基金小型剧目和作品资助项目。薛克教授为“beat365官方网站211工程教材建设立项”项目获得者。


三、构建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模式

拉弦教研室坚持教学与科研“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以“课比天大”为宗旨,营造教师集体的“重教”之风,多次邀请相关领域专家举办讲座交流活动,教研室老师除教授专业个别课之外,相继开设了广东音乐、江南丝竹、民族弓弦乐合奏、胡琴重奏等专业选修课,培养多面型人才,更好的服务社会;另一方面,以科研促教,该教研室教师多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以高水平科研工作促进学术水平的提升。


四、培养一流专业人才、打造艺术实践品牌

拉弦教研室为国家培养了众多优秀的演奏人才,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国内多个民族乐团、音乐学院的骨干力量。近十年以来,在“金钟奖”“文华奖”“CCTV民族器乐大赛”“台北协奏曲大赛”等海内外重要比赛中共获得金银铜奖近四十人次(组)。 该教研室重视打造艺术实践品牌,已成功举办三届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北京胡琴艺术节”(包含音乐会、讲座、展演、论坛、展览),为胡琴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并在第三届艺术节中首次增设“艺德奖”优秀二胡演奏人才奖评选,鼓励和表彰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演奏人才,为国家培养德艺双馨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