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

Music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Mus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

探讨AI时代下的音乐治疗学科发展之路

信息来源:beat365官方网站 发布日期:2023-11-25 13:18:51 更新日期:2023-11-25 14:53:09

2023年10月30日下午,第二届世界音乐人工智能大会音乐治疗卫星会议在我校教学楼701会议室举行。会议采用圆桌对话的形式,由我校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音乐治疗教研室主任韩丽艳主任医师主持。武汉音乐学院万瑛教授、上海音乐学院杨燕宜教授、我校陈洛婷副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王冰副教授和四川音乐学院王露洁副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参与对话和讨论。

1E133

音乐治疗教研室主任韩丽艳主任医师主持本次圆桌对话

韩丽艳主任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由衷的感谢,并向与会者介绍了我校音乐治疗专业的建设情况和创新发展成果。该专业分别于1997年、2003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迄今已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治疗专业人才。他们在学校、医院或研究机构,为音乐治疗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做出了重要贡献。

1AB54

主持人韩丽艳主任向与会嘉宾提问

韩丽艳主任提出了十个议题供嘉宾们选择回答,其中包括“贵校在音乐治疗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取得了哪些成绩?”、“学科发展中所遇到的挑战和问题都有哪些?”、“科研立项的经验?”、“与不同机构的合作模式和效果如何?”、“我国音乐治疗行业整体发展的现状?就业形势如何?”、“对自闭症儿童及睡眠障碍的干预效果如何?”、“音乐治疗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会提供哪些服务?”、“治疗中如何与AI结合?”等。嘉宾们就上述问题进行了分享和交流。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相互启发,彼此鞭策。

17F86

万瑛教授分享武汉音乐学院音乐治疗学科建设成果与经验

万瑛教授介绍了武汉音乐学院音乐治疗学科的发展历程,以及该学科近期开展的重点科研项目。包括入选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音乐治疗与健康管理交叉融合研究”和由她本人主持的“脑神经音乐治疗与健康管理研究平台”项目。后者获得了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项目600万元的经费支持,建立了“脑神经音乐治疗实验室”,采购了多导生理记录仪、眼动仪等多种仪器设备,为提升该校脑神经音乐治疗的科研及成果转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67C0

杨燕宜教授分享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治疗学科发展历程

杨燕宜教授用三个词描述了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治疗学科的发展历程——“情怀”“困惑”与“出路”。她认为每一位选择做音乐治疗师的人,都是富有爱心和乐于助人的,都是很了不起的。2008年“上音”首开音乐治疗本科,隶属于音乐教育系,每年只招五六个学生,当时还鲜为人知;十年后这个学科拓展到研究生层面,成为覆盖人群更广、服务层面更丰富、社会效益也更高的“音乐康疗”。该校音乐治疗专业得到“上音”院长、著名歌唱家廖昌永教授的高度重视。疫情期间“上音”推出了不同主题的音乐集锦,组织音乐康疗团队,为医疗机构定制“环境音乐”方案,在微信公众号推送音乐专辑,专门制作借助音乐放松冥想的音频,得到了很好的反馈。谈到“出路”时,韩丽艳主任问道:“音乐治疗有没有出路?”, 杨燕宜教授回答说:“现在是医院主动到学校来要人、招人,跟十年前完全不同了”。

135E4

我校陈洛婷副教授聆听主持人韩丽艳主任提问并准备做回答

我校陈洛婷副教授在回答韩丽艳主任提出的“与国外有哪些差距”时提出,美国的音乐治疗教学体系是比较科学和完善的,是建立在循证和脑科学研究基础上的,这套教学体系是高天教授最先引进到我校的,经过20年的不断实践,我校的教学体系在美国的基础上是有所改进和创新的,比如我们建立了自己的招生考试曲库,注重人的整体素质的考察和培养。目前有关伦理委员会成立一事是应当摆上日程的大问题,否则会影响到我们的研究和论文发表。

19B87

我校校友王冰副教授介绍中央民族大学音乐治疗专业发展概况

我校校友王冰副教授介绍了音乐治疗专业在中央民族大学的发展情况。她是张鸿懿教授和高天教授共同培养的我国第一位音乐治疗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中央民族大学开创音乐治疗硕士研究生教育,并为此引进了国外优秀的师资力量。她认为音乐治疗师的社会需求量很大,服务的人群和市场也很宽,这与已经从事多年音乐治疗行业的治疗师们的共同努力和做出来的成绩是分不开的,她们起到了非常好的带头和推动作用。

15883

我校校友王露洁副教授分享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治疗学科发展历程与喜人成果

 我校校友王露洁副教授介绍了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治疗专业的发展历程,并与大家分享了2022年“音乐疗法”被纳入四川省医保局公布的144个新增和修订医疗服务项目中的喜讯。这标志着音乐治疗专业已经从“小众”走向大众,必将对它的就业前景、职业发展、医疗救治的多样性选择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2020年开始,“川音”与电子科技大学,在脑科学音乐认知机制、音乐治疗、人工智能音乐创作、人工智能音乐演奏等方面开展了跨学科合作。今年“川音”成立音乐数智实验室,并入选首批20家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致力于推动音乐与科技的融合,探索音乐的智能化应用和创新,并将借助“川音”的学术资源和科研实力,推动音乐脑科学与音乐治疗领域等相关学科发展。同时,今年该专业从音乐学系分离出来开始独立招收音乐治疗学生,招生人数有所扩大。

231D2

与会嘉宾合影庆祝第二届世界音乐人工智能大会音乐治疗卫星会议圆满闭幕

最后,各位嘉宾纷纷对我校举办的这场盛大、前沿的学术盛会表示感谢,并表示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音乐与脑科学的不断深入研究,以及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都对音乐治疗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家还需要不断深入学习,消化理解,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主动进行跨学科交流与学习,加大科研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符合新时代需要的音乐治疗人才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期待各校带着自己新的科研成果分享在下一届世界音乐人工智能大会上。本次大会特邀嘉宾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临床神经科学系终身讲席教授胡滨主任、我校校友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张晓颖副研究员、我校校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葸静博士积极参与对话与交流,我校音乐治疗教研室全体师生也莅临会议现场。

9DEA

我校校友陈葸静博士向嘉宾提问

674A

我校校友张晓颖副研究员积极邀请大家投稿

241DA

我校音乐治疗全体师生积极参会、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