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报编辑部

Editorial Office of CCOM Journal

学报编辑部

《beat365官方网站学报》2014年第3期 推荐论文

发布日期:2015-05-13 15:21:00 更新日期:2023-09-04 20:49:51
 

乐拍论

                                                              沈 洽

摘 要:现代汉语的“拍”字,在音乐实践中我们常常把它同从西文“meter”翻译过来的“节拍”和从“beat”翻译过来的“拍子”相混淆。其实它们的含义不尽相同。本文旨在从民族音乐学视角,取比较研究方法(中西比较为主,兼及其他东方民族)对该术语之定义及与之相关的拍节关系属性与拍节类型等问题作正本清源的探讨。

 

 

宫调系的派生性与音阶分类
——西北民歌新论之三

                                                              周勤如

摘 要:黄河江淮流域民间和传统音乐的音阶构成显示出宫调在两仪五度相生音阶体系中的派生调系地位。典型的派生宫调由以商为中心的原生调系沉降二律而成。其阴阳音级比例为4:8,音阶框架下扩为“下五上四(度)”结构,使非框架音级增多、音调流畅多变、终止音散化。宫调系以纯阳的五声音阶为基础,扩展为一阴多阳的自然七声音阶、增阳的变徵七声特性音阶、增阴的变闰七声特性音阶和综合性八声、九声、十一声音阶。唐宋“燕乐二十八调”是一种将龟兹调论正声化、雅乐调论俗乐化的折衷理论和创作实践;现存可听诸宫调和其它俗乐实多为五声音阶和自然七声音阶,偶有特性音阶和综合性音阶,用“燕乐音阶”不能概括。中国维吾尔族音乐的音阶构成也具有两仪五度相生音体系原生调系和派生调系的基本特征。因此,用两仪五度相生音阶体系理论通释中国传统音乐,可能将风格相异的各民族、各地域、各阶层音乐追溯至同根。

 

 

儋州中和调研究

                                                          (澳大利亚)杨沐

摘 要:中和调是孤立于海南儋州中和镇这一军话“方言岛”上仅由妇女和儿童演唱的一种军话民歌,它世代封闭于家庭小环境内,经由无创新静态传承存续至20世纪80年代,其后因社会生态巨变而消亡。本文将中和调与军话结合研究,澄清了海南军歌和军歌节“传统”的事实性错误,论证了“中和调有东坡遗风”是无根据的附会,做出中和调发端于明朝后期、可能与广西及闽东民歌有渊源关系的推论,也为语言学界的军话研究提供了一些可能的旁证。

 

 

国际视野下的中国音乐研究

                                                                                        宫宏宇                  

摘 要:如果从王光祈的《中国音乐史》算起,现代意义上的中国音乐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硕果累累。但知识的增长需要学者不断地温故知新,既要深化对中国音乐研究内涵的理解,又要调整与拓展研究的方法、视角。拥有国际视野的首要条件是对域外中国音乐研究有所了解。国际视野下的中国音乐研究,不但要对东亚的中国音乐研究有历时性的纵向考察,也要有跨国界的横向观测,这样才能避免学术上的夜郎自大,也不会妄自菲薄地盲目跟着西方的风向转。这样,既可以达到与国际学界平等对话和“争夺话语权”的目的,也可以探寻中国音乐研究的新方向和新课题。

 

 

图像中的音乐史料研究视角与方法

                                                               吕钰秀

摘 要:音乐图像学的研究对象,是一切与音乐有关的平面视觉艺术品。音乐图像在音乐史学科中,长期作为历史的见证,但1992年泽巴斯(T. Seebass)参考了帕诺夫斯基(E. Panofsky)的理论,提出了音乐图像研究的三步骤之后,音乐图像学脱离了仅作为音乐史辅助的角色,开始具有独立研究的价值。20世纪后半叶,声音景观(soundscape)概念影响了民族音乐学的研究,使音乐图像在提供历史见证与文化象征之外,更具备了重建古代音乐声响想象的意义。

 

 

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推广
——传播内容的层次性、适应性和“变”与“不变”
                                                                                          王耀华

摘 要:在对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国际传播的历史回顾与现状考察中,对于“传播什么”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启示,即:在“观”、“味”、“悟”过程中,实现“音与形”、“表情”、“意蕴”三个层次逐步深入的“层次性”音乐文化传播;传播内容的选择中,要体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适合时宜的“适应性”原则;以开放的心态来辩证地看待其传播内容的“变”与“不变”。

 

 

踏出意念

——肖邦踏板记号的深层意义解读

                                                                 许剑南

摘 要:肖邦乐谱上原有的踏板记号一直以来对钢琴家及音乐学学者带来不少疑惑。肖邦的踏板记号隐藏着许多“问题”,本文在论述19世纪以来钢琴踏板运用的历史发展与其记谱法的历史发展基础上,通过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剖视肖邦踏板记号的深层意义。文中的两个案例表明了肖邦利用踏板记号表达他对音乐表现力及整体结构的意念。肖邦的踏板记号是一套应该从更宏观的角度来审视及解读的表演指示,而并非只是右脚抬起与踩下的动作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