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系

Piano

钢琴系

beat365官方网站顶级大师系列——约翰•奥康纳贝多芬钢琴作品大师班在我系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18-11-09 17:51:00 更新日期:2023-10-31 18:24:19

  

  

  

  国际著名钢琴大师、国际大赛评委、爱尔兰钢琴家约翰·奥康纳(John O’Conor)于10月8日至12日访问我校,举办了为期一周的贝多芬钢琴作品大师班。这位曾师从传奇钢琴家肯普夫、且每年主讲贝多芬研修班的专家用独特的视角,带领听众“通读”了贝多芬的25首钢琴奏鸣曲和5首钢琴协奏曲。

  钢琴系的30余名学生代表接受了大师的指导,连续五天的课程如同一场浩瀚的贝多芬经典钢琴作品马拉松。钢琴系主科教师亲自翻译,清晰、充分地传达了大师的授课理念,让听者轻松地领会此次大师课的真谛。本次大师班堪称学术盛会,吸引了诸多业内专家和师生前来观摩,现场少长咸集、座无虚席。有的席地而坐,有的依墙而立,拥挤的现场丝毫没有影响听课者的兴趣,许多人带着乐谱来做笔记,更有一些乐迷拿着录像机前来记录下这些珍贵的瞬间。

  授课专家奥康纳教授学术修养深厚、博闻强识,对于贝多芬这些经典钢琴作品熟稔于心。他的讲解紧扣乐谱本身,他一直在向听众讲述“诠释”二字的精髓。奥康纳教授很重视贝多芬记谱的各项信息及细节,他常幽默地对大师班的学生说“要相信贝多芬”,从而强调要严谨地演奏出贝多芬所写出来的信息。他视角独特、善于挖掘谱面信息,读出这些运音法、力度记号、调性变化等等背后所隐藏的音乐性涵义和精神意义,使谱子上的记号都“活”了起来,使演奏生动而富有逻辑性。

  此外,奥康纳教授非常重视贝多芬作品中的节奏、速度与时间的把控。他在讲课中很好地解释了音乐表现力与精准的节奏二者的微妙关系;如何不失时机地、恰当地运用时间的变化来增强音乐的表现性以及协奏曲中独奏与乐队速度衔接问题。

  奥康纳教授还十分重视对学生音乐想象力的启发和对于作品气氛的理解。并且他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学生在弹奏中存在的问题给予非常有针对性的指导。他在课上说:“我不想把我的诠释强加于你,但是我要启发出你的想象力。”他生动风趣、富于感染力的授课语言、他对于作品各织体的色彩性和层次性的丰富想象力、精湛权威的示范、他旁征博引的诸多音乐素材都给学生很多启发,使学生很快就能理解他的指导思路,马上就能在演奏上做出相应的改变,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课后学生们说,此次大师班给我们留下的印象可以概括为忠诚、新鲜、敬业。忠诚——忠于乐谱,诚于内心。大师对于乐谱的读谱要求极为严格,大师半开玩笑地说我们不需要帮助贝多芬去改良了,所以认真读谱是第一步。研究过乐谱后,真正演奏时我们仍经常会被多余的动作和内心所迷惑,所以最终还是要注重于还归乐谱的原汁原味。新鲜——是指在乐曲的处理中带给听课的同学更多的角度。奥康纳说:“钢琴家肯普夫有一句经典的话:从极弱到弱的过程仍然是一个渐强。再比如说,在上课时经常听到的一个词是intense,这个词理解为极大的热情、精力、决心以及高度集中。即使在弱的部分,intense也不可或缺,这是贝多芬精神的一部分。”另外,敬业——是从大师、多位学校的老师以及听课的同学身上看到的。大师班持续时间很长,但每个乐章大师都是认认真真的听完,再细致地讲解。遇到时间不够用的时候,宁可第二天继续,也不草率了结。

  钢琴系周广仁先生课后说,自己的耳朵被大师的讲解“俘虏”了,内心实在太“享受”了。韦丹文教授说,自己也能背下来贝多芬的这些曲子,但奥康纳在大师课上讲解到的某些曲子中的问题真的让人耳目一新,像他这么细致地研究贝多芬的人实在太少了。

  大师班虽已结束,但余音仍绕梁。贝多芬的这些令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不朽的精神佳作,大师班中种种研究思路、诠释手段,都给听众们带来了丰厚的学术养分和演奏启发。约翰·奥康纳,就如同一位向导,带领听众走向贝多芬广袤的世界,去探寻内里无尽的宝藏……

  如此学术意义的大师班,体现了学院对钢琴系学术活动的支持,为钢琴系的师生提供了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