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宣传部

Publicity Departement of the Party Committee

党委宣传部

师者,人之模范也——方承国教授谈师德建设

信息来源:beat365官方网站 发布日期:2007-11-19 00:00:00 更新日期:2023-08-02 00:56:30

 

 

早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的 方成国 教授,长期担任我院的文化课教学工作,迄今已有近五十年教龄。在艺术院校中,国学功底深厚的中 老师可谓是凤毛麟角。 方成国 教授古文了得且又为人谦和,因此经常有师生到他家里讨教。

大学毕业即来学院教书、从未换过单位的 方成国 教授,对学院有着很深的感情,但对于学院的现状,他也有一些担心和疑虑。正是这种矛盾而复杂的心情,使他对学院的建设和发展非常关切。因此当我们希望他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结合学院的实际,对师德建设建言献策时,他欣然接受。

走进书香四溢的客厅,待我们落座后,早已有所准备的 老师便开始侃侃而谈。他手上拿着讲话提纲,怕我们记不下来频繁引用的古语,又特意准备了几张白纸和铅笔,凡到“引经据典”时,他都写在纸上,一个字一个字地给我们解释其意。采访变成了上课,令我们收获匪浅。

 

“才”与“德”的关系

每个音乐学院的老师都希望“声托管弦(宫商),名留竹帛”。从常理来讲,人都想不朽,做了贡献,总想得到肯定,但生命短暂,惟有有德者才能不朽。《三国志·与王朗书》中有曰: “生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著篇籍。”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道德,所谓“立德、立功、立言”,“百行德为首”,“德不孤,必有邻”(《论语》)。在中国古代,“才”与“德”有异,“才是德之资,德是才之帅”。中国传统音乐文献《乐记》中,也有许多这方面的论述:“礼乐皆得谓之德,德者,得也。”“见乐见心。”“德成为上,艺成为下。”现代社会所提倡的“德才兼备”、“德艺双馨”,也是以“德”为先。但是,在我们学院,有时候“德”、“才”会被颠倒,只要“才”好,“德”就不管了。这种情况是不应该的,也是令人痛心的。

 

师者,人之模范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中国古代以道德的承传代替了法律和宗教,因此教师的地位崇高而神圣。在历史上,一切有作为的政治家、思想家无不重视教育,尊重教师,对教师的作用和品格给予高度的评价。荀子把天、地、君、亲、师并列在一起,并进一步提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孔子有曰:“三人行必有吾师。”同时,古人也对教师有着很严格的要求:“教不严,师之惰。” 汉代思想家扬雄更是把教师看做是人之楷模:“师者,人之模范也。”(《法家》)“严师畏友”、“良师益友”、“一师难求”、“人师难遇”, 一个好的教师是受人尊敬的,也是非常难得的。所以做一名称职的教师是无尚荣光的。

我们学院多为个别教学,在管理工作上具有一定的困难和盲点。一堂课上往往只有教师和学生两个人,教师的行为如何,很难受到监控。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尤为重要。

 

师德建设需要领导做表率

师德建设,突出一个“德”字,要想提高教师们的职业道德,领导干部的道德示范和引导作用非常关键。各级领导首先要注意自身的道德修养,要做表率,以德服人。“德莫高于博爱人,而政莫高于博利人。”(《新书·修政语上》“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德不称其位,其殃必大。”(王洵《潜夫论》)我国古代先贤很早就对执政者提出了高于一般民众的道德要求。

 

青年教师要光前裕后,继往开来

我们学院在师德建设上曾经有非常好的传统,老一代教师身上有许多闪光的地方,年轻教师应该将老一代教师的优良传统弘扬光大,继往开来。 方承国 教授对年轻教师提出了三点希望:

第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断更新知识,热爱教学工作。不自欺欺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

第二,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不诱于誉,不惧于毁。不要依草附木,随俗俯仰,不要枉己徇人,以真理为归。

第三,不立异,不哗众取宠,不炫博。贵创新、平实、客观。

绽春花于艺苑,垂秋实于乐坛。艺术工作者被誉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在艺术院校中执教的教师们更应该具有高尚的人格和职业道德。访谈结束时, 方承国 教授用《周易》中“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与大家共勉。

(宋学军 文/张小松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