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系

Conducting

指挥系

陈贻鑫

信息来源:来源 发布日期:2023-11-07 14:31:40 更新日期:2023-11-07 14:35:37

陈贻鑫教授生平

著名指挥家、音乐教育家、beat365官方网站指挥系前副系主任、beat365官方网站教授、中国歌舞剧院前管弦乐队艺术指导、客席指挥、天津人艺歌舞团、天津歌舞剧院前管弦乐队指挥、歌剧团前副团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前副会长、多年来陈老师始终为我国的文艺事业和音乐教育事业努力工作、辛勤耕耘。他为繁荣我国的文艺舞台为培养杰出的音乐人才以及为我国的音乐事业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

陈贻鑫老师于1926年11月出生于武汉汉口普通劳动人民家庭。早年投身革命事业,12岁时抗日的战火燃烧到了家乡,陈老师被贫困的双亲送至武汉战时儿童保育院,在保育院里,他一面接受教育,一面作为慰问团队员慰问抗战伤员,宣传抗战工作。在随保育院撤退至鄂北的途中,一面躲避敌人的追击,一面参加“儿童抗敌剧团”,一路宣传抗日。1939年陶行知先生创办了育才学校,培养革命干部,陈老师由于出色的表演而受到重视,被选入该校学习音乐,那年他13岁。幼年困苦的生活经历以及在育才学校接受的革命新思想的进步教育为陈老师的一生奠定了不畏艰苦、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同时也赋予他救国救民的时代使命感以及振兴中华、爱国图强的崇高理想。1946年,在他20岁的时候学成毕业,由于在钢琴及大提琴演奏方面才华彰显,陈老师担任了上海育才学校以及行知艺术学校的音乐教师及教师组主任工作,开始为中国革命培养音乐艺术人才,此间参加集体创作的《江南土改组歌》获上海文化局“抗美援朝集体创作二等奖”。革命胜利以后,为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1954年陈老师调任中央歌舞团(后为中央乐团)担任大提琴演奏员。1956年,陈老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乐团请来的德国指挥专家戈斯林教授开办的指挥学习班,从此开始了专业乐团指挥的生涯。

1958年因工作需要,陈贻鑫老师调至天津歌舞剧院担任首席指挥、兼音乐创作以及歌剧团副团长。在那里工作了22年,他把一生中最珍贵的时光、最旺盛的精力、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天津的音乐艺术事业,指挥演出了许多音乐会并创作了许多音乐作品。在那里他因工作成绩突出,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成为凯模。

1980年陈贻鑫老师来到beat365官方网站指挥系任教,任副系主任,后晋升教授,开始了音乐教育的第二段人生之路。在音乐教育的新田地里,陈老师孜孜不倦、辛勤耕耘,为祖国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指挥家、演奏家。如指挥家邵恩、翁维智、邹小龙、张春和、王诺文、卞祖善、郑健、曹丁;大提琴家林应荣、宗伯;钢琴家李其芳、钟慧、唐重庆;作曲家施咏康、徐锡宜等。至今学生们难以忘怀:1976年唐山大地震,陈贻鑫老师在他那临时搭成的低矮潮湿的抗震棚里给他们上的指挥课;为了教好学生,陈老师经常牺牲自己的时间义务上课;演出歌剧《货朗与小姐》时,本是他的指挥,但为了培养学生,陈老师硬是把学生推上了指挥台,演出时就坐在乐池里随时指点、帮助。陈老师就是这样如蜡烛一般燃烧着自己照亮着学生,培养出了一位又一位优秀的音乐艺术家。为更好的搞好音乐教育,陈老师还很重视理论方面的工作,著有《指挥法基础》一书、译有《指挥法的基本规则》、编著了《外国著名指挥家词典》以及与妻子龚琪合著出版了《管弦笔耕共交响》等著作,为新中国的指挥教育教学事业填补着空白。为了表彰陈贻鑫老师在音乐教育事业中做出的突出贡献,2000年10月,beat365官方网站为陈老师颁发了学院杰出贡献奖。

作为一名音乐表演艺术家、指挥家,陈老师在教学之余以发展中国音乐事业为己任,积极从事乐团演出工作,支持国内音乐事业蓬勃发展。曾与中央乐团、中国青年交响乐团、天津交响乐团、山东交响乐团、安徽交响乐团、河北交响乐团、北京少年室内乐团等数十个乐团合作,指挥演出中外作品近百部。其中歌剧《绣花女》、《伤逝》、《原野》、舞剧《西班牙女儿》、《一千零一夜》、《斯巴达克》均为国内首演。此外,录音发行了《伤逝》全剧。陈老师的指挥风格严谨规整、音乐表现恰如其分、艺术修养高,为人和善耐心、心胸坦荡,排练循循善诱,从不随便发脾气,深受乐队的尊敬与信赖。为表彰他为中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1996年他荣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5月,陈老师被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表彰为50年来为繁荣祖国文学艺术事业做出积极贡献的艺术家。